那年为“异客”_生活随笔

来源:网络推荐 时间:2018-02-19 02:00

  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是少时课堂上学习和吟咏的名句。当时,即使在老师情境氛围的引导下,我也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。直到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,我才真正对“倍思亲”有了深刻的体会。
    我的大学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度过的。对于未曾出过远门的我来说,乌鲁木齐就像天边的一个梦——那里的天蓝蓝的,天上的云懒懒的,云下的树绿绿的,树中的鸟叫喳喳,空气里散发着水果的清香。不过,真到了这里,远离了亲人,那份孤独寂寞就像千里戈壁上带砂石的风一样,很快吹散了我的梦。试想,诗人王维身处长安,距离他家乡蒲州也不过一二百公里。而我的洛阳,距离乌鲁木齐竟有两三千公里之遥。我西出阳关,只身一人从中原大地来到遥远神秘的祖国边陲,才是真正的“独在异乡为异客”呀!
    虽然当地的同学们待我十分友善,可是,初来乍到,仍觉得他乡无处为家。清晨,我站在操场上,望着东边那来自家乡的朝阳;傍晚,我立于窗前,想象着家乡烂漫的晚霞。吃饭时,心中会想念家乡的浆面条、羊肉汤、肉夹馍、胡辣汤;睡梦中,脑海里会浮现黄河的浪花、老城的街道和王城公园的牡丹……
    中秋节的晚上,家居本地的同学大都回家团圆了,孤零零的我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,毫无头绪地翻看着报纸。当时,“中秋节”那硕大的字样总是出现在眼前,惹得我心烦意乱。走出大楼,望着天空那一轮皎洁的圆月,我不由想起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……
    这时,手机响了起来,是妈妈打来的。她告诉我,今天过节,家人聚在一起都十分想念我。我提起精神,在电话中一一向大家问好。当听筒里传来叔叔家三岁多的小弟用稚嫩的童音唱起的儿歌时,我终于控制不住自己,任由眼泪决堤般落下。
    是啊,中秋节是家人围坐一起话团圆的日子。虽然我身处异地,但内心始终眷恋着洛阳的一草一木、一景一情,那浓浓的思念,或许就是“倍思亲”的滋味吧。
    时光悠悠,绵长。就是这样,自己在思念中有了成长,在思念中变得坚强。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,谢谢合作!
继续阅读
热门新闻

联系我们

客户端下载 赞助、建议、留言客服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最新推荐
分类信息发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