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字经详解:如负薪,如挂角。身虽劳,犹苦卓

来源:网络推荐 时间:2018-04-04 02:26

  “如负薪”的典故,说的是汉武帝时代,官拜会稽郡太守的朱买臣。

  如负薪,如挂角。身虽劳,犹苦卓。

  《汉 书?朱买臣传》记载:“朱买臣,字翁子,吴人也。家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。常艾薪樵,卖以给食,担束薪行且诵书。其妻亦负载相随,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。买 臣愈益疾歌,妻羞之,求去。买臣笑曰:‘我年五十当富贵,今已四十余矣。汝苦日久,待我富贵报汝功。’妻恚怒曰:‘如公等,终饿死沟中耳,何能富贵?’买 臣不能留,即听去。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,负薪墓间”。

  朱买臣未仕前,住在苏州城西穹窿山麓,因家贫又好读书,不得不靠卖薪度日。每次卖柴,他都是且行且诵古书,怡然自得。妻子崔氏见了,觉得很丢人,跟他闹离婚。朱买臣劝说妻子:“我年五十当富贵,现己逾四十,俟吾富贵,当报汝功”。崔氏再也熬不下去了,就改嫁他人而去。

  其后,经同乡严助推荐,朱买臣为汉武帝“说春秋,言楚词”,武帝大悦,封朱买臣为中大夫、侍从。朱买臣曾为武帝征伐东越出谋划策,后官至会稽太守。

  朱买臣至会稽任太守时,“入吴界,见其故妻、妻夫治道”,就停车带回太守府中,供他们食宿。其妻十分差愧,自缢而死。元代有无名氏《朱太守风雪渔樵记》的杂剧,讲的就是朱买臣的。

  今天,苏州穹窿山东铜岭下有一块高大的盘石,相传为朱买臣昔时的读书处,又称“读书台”。山上的拈花寺,相传为朱买臣故居的遗址。

  汉元鼎二年(公元前115年)朱买臣因弹劾御史大夫张汤不实,武帝怒而将其处死。

  “如挂角”的典故,说的是隋朝的李密,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。

  李 密,字法主,京兆长安人,祖籍辽东襄平(今辽宁辽阳南),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。李密少年时候,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。他生性灵活,在值班的时候, 左顾右盼,被隋炀帝发现了,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,就免了他的职。李密并不懊丧,回家后发愤读书,因其以替人放牛为生,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。

  有一次,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,就前去向他求学。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,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,牛角上挂着一部《汉书》。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 《汉书》中的《项羽传》,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,勒住马赞扬他,“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!”李密一看是越国公,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。 这就是《新唐书?李密传》记载: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

  李密谈吐不俗,深深吸引了杨素。回家以后,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:“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、才能,比你们几兄弟强得多,将来你们有什么事,可以找他商量。”

  大业九年(公元613年)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,杨玄感兵败被杀,李密逃亡,后加入瓦岗军,人称魏王。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,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, 其中有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”的话。意思是,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,也写不完他的罪行;决开东海的水,也洗不尽他的罪恶,为后世 留下了“罄竹难书”的成语。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,谢谢合作!
继续阅读
热门新闻

联系我们

客户端下载 赞助、建议、留言客服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最新推荐
分类信息发布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