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Words in the Mind》读书笔记[图]

来源:网络推荐 时间:2018-02-28 17:27

     现在读的研究生课程,有一门《华文学习研究方法》,要求我们写一个研究计划书。首先要选题。我感兴趣的题目不少,比如阅读啦,作文啦,但是那些题目都或多或少想过做过,有点没劲。最后想做的是新加坡小学生的华文心理词汇。是真的对这个问题很好奇。

     新加坡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华族学龄孩子(截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,该年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小一新生已高达59%),从小在家里说英文,他们上小学之后开始学华文。一个普通的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华文班里,孩子的语言背景通常是很复杂的。其中至少一半的孩子家中说英文,另外有一些说华文,有一些说广东或福建或客家方言,还有一些说菲律宾/缅甸/日本/印度等国语言。平时上学,大部分科目的教学语言是英语,学校行政语言是英语,孩子们交流也用英语,华语的使用空间很 小。但是新加坡又是一个多种语言环境并存的社会,孩子平时还是有机会接触一些华文(电视节目/电台/邻里交谈/广告/报纸等),所以假设孩子脑子里存有一 些华语词汇(但没有在华文课上表达出来),应该是合理的。我想了解他们到底知道些什么华语词汇,名词?动词?关于食物的?玩具的?知道这些,无疑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。

《Words in the Mind》读书笔记

     然后问题是,我对心理词库一无所知。于是就找资料来读。读来读去,这本《Words in the Mind》(Jean Aitchison著。牛津语言学教授)总是碰到,知道它是比较基本的书了。麻烦的是只有国家图书馆的参考图书馆(里面藏书不能出借)才有这本书(我暂时还不想买),网上的电子版不全,没办法,只好跑了四、五趟,去把它读完了。话说这本书属于一个叫做Edwin Thumboo的新加坡诗人/学者的私人捐献。我每次去读,临走夹一枚书签在里面,然后把书放回原位。过去两个星期来,只有我在读这本书,是一种有点微妙的感觉。

     下面是读了这本书学到的:

     心理词库(mental lexicon) 不只是一个人所有知道的词汇的综合,也不是在脑袋里的词典那么简单。这个概念探讨的是人如何习得、存储、提取和创造词汇。是一个很大的题目。(延伸来看,可以推到人如何在主观上建构外部世界。)

     在书的前几章,作者提出一个问题:如果要设计制造一个机器人,使它能够像人一样对话,应该怎样着手?

     这是一个很好很实际的问题,但也很复杂。证明对一个东西已经了解透彻的最好的方式,是把那个东西成功复制出来。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像人一样对话的机器人,说明我们已经知道了语言在大脑中的运作机制。

     不过这本书是入门书,而且我读的是1987年版(2002年出过一个修订版,看来只能通过amazon才能到手),因此它所讨论的内容,还远远不足以制造那个机器人,相信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都是不足够的。我也并不太清楚它对我的研究计划书,会有什么具体帮助。但,我起码知道了谈论这个话题时需要知道的一众概念,以及前人用了哪些工具和方法研究这个题目。

《Words in the Mind》读书笔记

     需要知道的概念:

     prototype theory(样板理论):在词义辨析的过程中,如何确认哪一个词义是最基本典型的?或者:在某一个分类中,哪一个例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?比如,“鸟”这 个概念里,“麻雀”和“鸵鸟”,哪一个更适合做prototype(样板)?研究结果是麻雀。这个理论可以说明词义在心理词库中是怎样建构的。一个词语的词义,是以某个典型样板为中心,逐渐向外扩大,边界渐渐模糊,直至与另一个词义重叠,或扩展至一般知识(general knowledge)。

     word class: 词类

     lexicon decision task: 词汇判断任务(研究方法。研究对象要判断所遇到的词汇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词)

     semantic:语义的,语义学的,与语义有关的

     retrieval:提取

     malapropisms: 词语误用

     tongue slips: 口误

     atomic globule vs. cobweb: 原子水滴与蜘蛛网(关于词义的两种理论,前者认为词语有一个核心词义,就像原子那样,这种词义不能再被分割。后者认为词义是一种多层的网络,各个概念相互连结)

     network theory: 词语之间的连结是习惯性的;选择关联词时,人们几乎总是选择近义词;如果一个词有配对的词(比如黑和白,夫和妻),人们几乎总是选择那个配对词;成年人比较倾向于选择同一个词类的关联词。

     hyponyms:下义词。比如chair和table是furniture的下义词。

     lebelling, packaging, networking: 儿童学习词汇的三个阶段。

     morpheme: 语素

     the bathtub effect: 浴缸现象。人们比较容易记得一个词的开头和结尾的音节,就像一个泡在浴缸里的人,通常看到头和脚。

     读到英语构词、语音那几章的时候,背景知识明显的不够用,看得稀里糊涂,因此明白得不多,加上花生米在家里催我回去,她每当要我陪伴的时候,就会得一种“想妈妈病”,不是肚子痛就是头痛。是真的痛,我回去就好了。从小就是这样。最近跑图书馆比较多,她的想妈妈病也犯得比较勤。我无心恋战,直接跳到后面看了结论。

     结论是,人的心理词库像是一个地方,那里有词义镇,有语音镇,有构词镇,这三个镇里面层层叠叠,有无数层的网络,三个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,彼此互相连结。词的存储和提取,都需要在某个点激活某个既有的概念,所幸这样的激活点也有无数。

     然后,我一咬牙,把结论部分给拍了照,就回家了。

     看了一大堆理论之后,不敢说吸收了多少,希望对心理词库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,才好继续去探究二语学习在心理词库方面的现象,才能够确定自己那个研究计划书,应该具体到哪个层面(什么才算华语心理词汇?能说就可以,还是得会写?),采用哪几种研究方法,资料收集回来后怎样分析,预期会得到什么结果。

     (其实呢,研究一种语言现象,或某个很具体的教学概念,跟研究某个明星是一样的。当年研究Keanu的时候,也是从一部电影入手,渐渐掌握了很多资料,得出自己的结论。关键是一定要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东。别胡说了。睡觉去。)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,谢谢合作!
继续阅读
热门新闻

联系我们

客户端下载 赞助、建议、留言客服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最新推荐
分类信息发布网